歷史事記
艾防中心大事記
2018年
3月18日,2017年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會議在貴州召開。
5月17日,艾防中心在重慶市召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控制性傳播綜合防控試點工作啟動會,正式啟動并部署控制經性途徑傳播試點創新工作。
10-18日,艾防中心組織召開中國與非洲及東南亞國家艾滋病防治合作技術交流和培訓班。
11月13-14日,艾防中心在北京承辦艾滋病防治國際研討會。
11月30日,在第三十個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延東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在國家衛生應急指揮中心通過遠程視頻聽取中國疾控中心關于艾滋病信息系統建設情況匯報。
12月,艾防中心牽頭成立涼山州艾滋病防治與健康扶貧工作站。
2017 年
2月26-27日,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會議在福建廈門召開。全國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廳局疾控處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負責同志160人參加了會議。
3月,中心印發《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15年修訂版)》、《艾滋病宣傳教育核心知識與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問卷》,為相關工作的全國開展提供技術指南。
2016年
2月26-27日,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會議在福建廈門召開。全國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廳局疾控處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負責同志16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2015年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進展,介紹了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進展情況、艾滋病母嬰阻斷工作開展情況,交流了各地工作經驗,明確了2016年工作要求。
3月,性艾中心呈報了調整我國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標準建議的請示,并于6月份獲得國家衛生計生委批準、發布。調整抗病毒治療標準為感染者發現即治療,不再考慮CD4結果,進一步促進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工作的擴大。
3月,性艾中心印發《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15年修訂版)》、《艾滋病宣傳教育核心知識與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問卷》,為相關工作的全國開展提供技術指南。
4月,經性艾中心推薦Roger Detels教授申報2016年中國政府友誼獎,并于9月獲國務院批準。
4-7月,性艾中心分6次與28?。▍^、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控中心逐一進行艾滋病疫情及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剖析,針對剖析發現的問題,明確下一步工作重點,為各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精準指導。
5月,針對河南發生的“劉建國被艾滋病”事件,性艾中心及時“上報赴河南參加三門峽艾滋病檢測實驗室劉建國HIV檢測的情況分析報告”,為國家衛生計生委決策提供參考。
7月15日,性艾中心及時捕獲“艾滋病感染者被詐騙”信息,并在中國疾控中心的領導下快速反應,及時處置。通過收集全國感染者收到詐騙電話信息并匯總、分析,為公安機關提供破案線索;組織開展全國疾控系統的應對工作及穩定感染者情緒;對艾滋病綜合防治信息系統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及升級改造工作。
8月,經性艾中心推薦,國家衛生計生委選派石凱同志赴我駐非盟使團工作3年。
9月,中國默沙東艾滋病合作項目如期、順利結束,經驗模式在當地得到推廣。
9月,修改更新并向全國下發了“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手冊-第4版”。
10月,完成國家衛生計生委直屬和聯系單位2016年重點調度工作,低檔暗娼、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預防干預工作指南印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隨訪工作指南上報中國疾控中心。
2015年
2月10-11日,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全國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廳局疾控處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負責同志16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2014年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進展,介紹了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基金方案,交流了各地在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艾滋病檢測策略、促進性病就診者艾滋病和梅毒檢測、暗娼人群干預等方面的工作經驗,明確了2015年工作要求。
3月,性艾中心先后為31?。▍^、市)舉辦三期艾滋病監測重點工作培訓和18省份艾滋病病例報告規范、哨點監測質量控制、全國艾滋病疫情分析與評估方法的技術支持工作,進一步加強艾滋病監測工作。
4-10月,性艾中心組織國內外專家對我國艾滋病流行狀況開展系統評估。專家組通過審閱監測數據、組織開展評估方法培訓和現場調研等方法對我國各省份的艾滋病疫情評估工作進行技術支持,并集中審核了各省疫情評估的初步結果。經綜合評估認為,截至2015年底,估計我國存活艾滋病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約85萬(72萬-102萬)人。
10月,劉康邁辦理退休手續。
11月9-13日,性艾中心邀請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AAII項目經理Molalign Semaw Asfaw來華進行艾滋病防治技術交流活動,探索開啟中非艾滋病合作。Molalign先生先后參觀了解了中國艾滋病防治開展情況,并與相關業務人員進行了交流討論。
12月3日,在《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WS293-2008)基礎上,修改后的《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呈報中國疾控中心,轉報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傳染病標準專業委員會。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是將核酸檢測納入診斷標準。
12月17日,在《丙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WS213-2008)》基礎上,修改后的《丙型肝炎診斷》標準呈報中國疾控中心,轉報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傳染病標準專業委員會。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是將新的實驗室檢測技術、影像學技術納入診斷標準。
2014年
3月19-21日,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傳達了中央領導指示和國艾委會議精神,全面總結了2013年工作進展,對國內外防治策略進行了分析,交流了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等方面的工作經驗,明確了2014年工作要求。
3月,中國-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圓滿結束。通過該項目6年多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策環境,推動了社區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程度,并顯著提高了社區組織工作能力。
4月1日,性艾中心組織開發的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用。該系統的啟用將進一步加強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為決策參考和實驗室質量管理提供及時、可靠的基礎信息。
7月4日,性艾中心組織開發的抗病毒治療藥品管理信息系統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用。該系統可實時收集各級抗病毒治療藥品的計劃、采購、驗收、出入庫、使用和庫存管理等各環節的信息,提高全國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藥品的規范化管理。
7月14-15日,受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委托,性艾中心在京舉辦“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專家研討會”。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2位具有豐富艾滋病防治經驗的國際知名專家及國內專家出席會議。會議認為,中國艾滋病總體處于低流行水平,成功控制了艾滋病經血和注射吸毒傳播,艾滋病病死率顯著下降。會議統一了國內專家對中國艾滋病疫情的認識。
7月17-18日,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啟動第三輪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工作的通知》精神,第三輪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在北京順利啟動。
8月15日,性艾中心在京舉辦“艾滋病防治工作媒體溝通交流活動”,與新華社等22家媒體代表就全球艾滋病最新防治進展與成效、我國艾滋病“四免一關懷”政策實施10年進展與成效和第三輪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等3個主題進行了充分溝通交流,對引導公眾關注艾滋病相關問題、提高防范意識有著積極意義和作用。
9月16-17日,性艾中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了“2014年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交流會”。與會代表就社會組織開展工作情況,國際項目撤出對社會組織參加艾滋病防治工作影響及目前存在問題、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機制、評估和考核機制及資金安全保障等議題開展了交流與討論,為社會組織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9月18日,性艾中心舉辦第四屆職工運動會,全體職工及在讀研究生踴躍參加,進一步營造了性艾中心團結一致、積極向上的氛圍。
9月30日,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全面結束。項目已經按預定計劃有效運行,實現了既定目標,項目實施符合項目設計要求,項目設計科學、合理、可行,項目實施有效。項目目標設計與我國三個五年行動計劃目標相吻合,項目對推動我國艾滋病防治在資源整合和科學利用已經發揮重要作用。
11月9日,性艾中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力支持援助西非埃博拉出血熱公共衛生培訓工作,選派王曉春、張大鵬作為第一批援助西非的公共衛生專家正式赴塞拉利昂開展工作。
12月,艾滋病、丙肝哨點監測現場工作已于4-6月完成,2014年艾滋病梅毒丙肝哨點監測報告于12月發布。
12月,邵一鳴研究員主研的《我國HIV耐藥監測技術平臺的建立及推廣應用》課題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13年
2月27日,中國-默沙東艾滋病合作項目(簡稱“中默項目”)總結暨經驗交流會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會議總結了中默項目在項目地區取得的成效,分享了項目探索的艾滋病綜合監測、干預、治療等模式。來自中國-默沙東艾滋病基金會的代表以及全國26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控中心、中國-默沙東艾滋病合作項目國家級、四川省及涼山州項目辦和執行機構約140人參加會議。
2月27日,中國衛生部-蓋茨基金會艾滋病防治合作延期項目(簡稱“中蓋艾滋病延期項目”)啟動會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來自項目地區6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延期項目目的在于開展男男性行為(MSM)人群HIV檢測及感染者隨訪關懷有效銜接的模式探索,為政策制定與倡導提供依據。
2月28日-3月1日,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會議在云南昆明召開。全國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廳局疾控處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負責同志16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2012年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進展,學習了《性病防治管理辦法》等文件,交流了各地在擴大治療、擴大檢測、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綜合防控、高危人群干預等方面的工作經驗,明確了2014年工作要求。
4月1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全國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實質量考評方案有關內容進行了修訂并印發給各?。ㄗ灾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執行。
7月,自2012年7月,性艾中心與廣西合作在鐘山縣和浦北縣開展“艾滋病檢測與治療一站式服務”降低病死率試點工作開展一年來,效果顯著,艾滋病患者從初篩到抗病毒治療的時間間隔縮短為11天,病死率降低50%以上。經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和醫政醫管局同意,性艾中心于2013年7月將該試點工作繼續在廣西、廣東、云南、四川、新疆、河南、貴州、重慶、湖南等9個?。ㄗ灾螀^、直轄市)的12個縣(市)推行,探索“一站式”服務的可推廣性和適用性,為降低艾滋病病死率,以及在全國推廣探索經驗。
9月,“中國-默沙東艾滋病綜合防治合作項目”(二期)(以下稱中默項目二期)諒解備忘錄在北京簽署。中默項目二期將在四川、重慶、福建3省,圍繞提高抗病毒治療質量開展工作。
9月27日,性艾中心成功舉辦第三屆職工運動會,全體職工及在讀研究生全部踴躍參加。
10月31日,性艾中心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授予“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10月31日,性艾中心孫江平副主任獲中華預防醫學會“2013年度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
11月,在衛生部領導下,性艾中心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對2013年中國艾滋病疫情進行了估計,疫情估計報告呈報中國疾控中心。
11月11-12日,性艾中心承辦,國家衛生計生委國際合作司和聯合國艾滋病中國專題組共同主辦的中國艾滋病防治國際合作項目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召開。31個?。ㄗ灾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衛生廳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項目點的代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全球基金秘書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馬丁貝利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和社會組織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回顧了中國艾滋病防治國際合作的發展歷程,對未來中國與國際社會在艾滋病防控領域的合作情況進行了研討與展望。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總結會、中國-蓋茨基金會艾滋病項目工作總結會、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十年總結會同期召開。
12月,艾滋病、丙肝哨點監測現場工作于4-6月完成,2013年艾滋病梅毒丙肝哨點監測報告于12月發布。
12月,“中國艾滋病重大疫情與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獲中華醫學會科技二等獎。
12月,“我國HIV耐藥監測技術平臺的建立及推廣應用”獲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二等獎。
2012年
2月23-24日,2012年全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會議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會議回顧并肯定了2011年各項工作取得的積極進展, 對2012年的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的防治工作進行了部署。
3月1日,召開性艾中心全體職工大會,凝聚職工隊伍,打造一流團隊。并為“我為降‘兩率’做貢獻”活動做工作動員。
3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全國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實質量考評方案有關內容進行了修訂并印發給各?。ㄗ灾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執行。
5月30-31日,為推動第二輪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性艾中心邀請衛生部疾控局孫新華副巡視員帶隊,對湖南省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現場督導,并在湖南省召開全國第二輪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經驗交流會。
5月,起草并上報了《全國不同地區艾滋病流行水平分類標準》,為落實《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要求的對艾滋病流行水平不同的地區實施分類指導的工作原則提供了依據。
6月11-14日,中國衛生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2012年度工作會議在重慶市開。會議全面總結和分析了2011年度項目工作,探討、解決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部署了2012年度工作重點。
6月12-1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梁東明一行到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就艾滋病防治工作進行調研,并舉行了“大手拉小手 情暖涼山娃”活動啟動儀式。
6月18-19日,由性艾中心承辦召開了衛生部疾控專家委員會艾滋病分委會艾滋病重點工作論證會,就當前艾滋病宣傳教育策略、早發現感染者檢測策略、艾滋病疫情統計口徑、降低死亡的策略與措施、廣西示范區全員治療降低死亡試點方案、減少新發感染策略與措施、廣西新感染源頭分析7個方面議題進行了討論,并提出專家意見。
7月5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與雅培制藥有限公司在北京就為期三年的“探索中國艾滋病衛生服務最佳模式”項目簽署捐贈合作協議。
7月22-27日,第19屆世界艾滋病大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會展中心召開,我國舉辦中國衛星會議。吳尊友主任作為中國代表在2次高級別論壇上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中國艾滋病防治進展和措施。會議期間,還舉辦了中國民間組織艾滋病工作展臺,展示了中國民間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情況。
7月,召開重點省份經采(供)血途徑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報告標準和死因分類規范報告試點工作培訓班,進一步規范采(供)血途徑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報告標準和死因分類
8月14日,性艾中心承擔的科技重大專項預防性艾滋病疫苗研究的艾滋病疫苗Ⅱ期臨床試驗在北京佑安醫院啟動,這是國際上首次使用復制型活病毒載體研制的艾滋病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受到國際艾滋病疫苗界的高度重視。
8月20日,調整成立政策與社會學室、宣傳教育與信息室、丙肝與性病防治室,撤銷政策與信息室,調整國際合作項目辦公室名稱為交流與合作辦公室,調整健康教育與行為干預室名稱為預防干預室。
8月22日,舉辦“媒體體驗營—走進中國疾控中心性艾中心活動”。 通過此次活動,,媒體記者對艾滋病防治知識及我國艾滋病防控工作有了新認識,了解了疾控中心和性艾中心的基本工作,有助于今后更加科學、客觀、準確地報道艾滋病相關新聞。
8月24日,中澳艾滋病亞洲區域項目完工總結會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標志著為期4年的項目圓滿結束。該項目以清潔針具交換服務為核心,針對靜脈注射吸毒人群提供了包括宣傳教育、能力建設、清潔針具和安全套發放、檢測咨詢和轉介的綜合減低危害服務,推動了項目地區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項目積極探索,開展了邊境地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跨境合作。
9月,劉中夫、曾剛、王亮被四川省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委員會授予四川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先進個人。
11月,制定并開始實施《駐華國際機構參與中國艾滋病防治相關工作評估方案》。
12月26-28日,在甘肅省蘭州市召開 “2012年濫用阿片類物質成癮者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總結暨現場經驗交流會”,全國29個省、市、區的衛生、公安、藥監、疾控及部分美沙酮門診共240多人參加會議。會議總結了2011-2012年維持治療工作進展,對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做了部署。會議還對7個優秀工作組及66個優秀美沙酮門診進行了表揚。
12月,圓滿完成中國疾控中心布置的2011年度崗位聘任工作。
12月,陳清鋒被全國婦聯權益部評為愛心工作者。
12月,王桂英同志被評為2011年度衛生部衛生政務信息工作先進個人。
12月,艾滋病、丙肝哨點監測現場工作于4-6月完成,2012年艾滋病梅毒丙肝哨點監測報告于12月發布。
12月,制定《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的“艾滋病新發感染評價方案”和“艾滋病病死率評價方案”,指導各地科學評價《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確定的 “艾滋病新發感染數比2010年下降25%,艾滋病病死率比2010年下降30%”目標完成情況。
12月,美沙酮維持治療在降低吸毒人群艾滋病新發感染方面繼續發揮重要作用。2012年共運轉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756個,累計治療人員38.4萬人。通過進一步加強美沙酮門診的綜合干預,明確艾滋病檢測工作要求,參加美沙酮治療的吸毒者艾滋病新發感染率由2011年的0.31%下降到0.2%,進一步下降了35.5%。保守估計,自2004年以來,美沙酮維持治療工作減少艾滋病新發感染人數約11,000人,艾滋病防控效果明顯。
12月,我中心圓滿完成擴大檢測、擴大治療工作任務。2012年共檢測1.01億人次,較2011年增加了20.3%;新發現病例81508例,較2011年增加了9.4%;新增治療病人55837人,比2011年增加了21.8%;抗病毒治療比例達到87.3%,比2011年提高5.4%。
2011年
2月24-25日,全國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年會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會議回顧并肯定了2010年我國艾滋病、性病及丙肝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績,要求2011年的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的防治工作,要緊緊圍繞《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中國預防與控制梅毒規劃》提出的目標和要求,在堅持“四免一關懷”政策基礎上,認真貫徹落實“五擴大,六加強”防治措施。在這次會議上首次提出檢測發現感染者人數目標和新增加治療病人數目標,作為推動落實防治工作的新策略。
3月,《中國新聞》兩會特刊-艾滋病防治工作專輯出版并提交全國人大、政協會議。
3月,毛宇嶸同志被衛生部直屬機關婦工委授予衛生部直屬機關“巾幗建功”先進個人。葛利榮同志被衛生部直屬機關授予優秀婦女工作干部和優秀黨務工作者。
3月22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全國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實質量考評方案有關內容進行了修訂并印發給各?。ㄗ灾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執行。
5月27日,陳竺部長調研重大專項,吳尊友主任匯報了艾滋病科研和防治工作進展,特別提到了單陽家庭抗病毒治療工作在涼山州、伊犁州的進展,并提出治療藥品作為預防手段需要進一步關注。陳竺部長對該建議予以首肯,并指示要加強藥物策略的研究。
6月,全國艾滋病單陽家庭治療工作會議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此次會議的召開啟動了“治療及預防措施”在中國的推行。
2012年6月,啟用協同辦公系統,實現公文等行政工作計算機化管理。
2012年6月,性艾中心第二黨支部被衛生部直屬機關黨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9月23日,成功舉辦第二屆職工運動會,全體職工及在讀研究生全部踴躍參加。
9月,全球基金秘書處5月份在未經理事會討論且未事先告知情況下,以我國社區組織參與程度不高及財務管理薄弱為借口,暫停對我國全球基金項目除治療病人以外的所有資金的撥款和項目的實施。經積極協調,9月,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恢復實施。
10月30日-11月1日,衛生部國合司主辦,性艾中心承辦的第六屆中國艾滋病防治國際合作項目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大會主題為“分享經驗,加強合作”。衛生部部長陳竺先生,聯合國艾滋病中國專題組主席Mark Stirling 先生,世界衛生組織艾滋病和結核病防治親善大使、衛生部預防艾滋病宣傳員彭麗媛女士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各國際組織總部,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蒙古代表出席會議。共651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10月,吳尊友同志獲評第十二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
10月30日,中英策略支持項目3月按計劃執行完畢,如期圓滿結束;10月30日在北京召開項目總結會,衛生部副部長尹力出席并致辭。中英兩國開展的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是迄今為止資助資金最多、實施時間最長的雙邊國際合作項目,為完善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防治機制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1月,性艾中心被全國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疾控分會授予全國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疾控分會先進集體
12月1日,2011年12月1日是第24個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先后考察了性艾中心病毒與免疫研究實驗室和參比實驗室,并參觀了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圖片展。溫家寶總理在肯定我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時,要求我們要把防治艾滋病工作公開化,在全社會廣泛宣傳教育,努力消除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給予其平等待遇。在當前我國艾滋病傳播已從吸毒傳播為主轉變為性傳播為主的情況下,要認真總結行之有效的措施,借鑒和學習國外經驗,深入開展防治工作,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質量和水平。
12月,在衛生部領導下,性艾中心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對2011年中國艾滋病疫情進行了估計,疫情估計報告于12月發布。
12月,艾滋病、丙肝哨點監測現場工作于4-6月完成,2011年艾滋病梅毒丙肝哨點監測報告于12月發布。
12月,汪寧、劉康邁同志獲評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
12月,性艾中心被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授予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模范職工之家。
2010年
1月21日,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啟動會在廣西南寧召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是將第三、四、五、六、八輪艾滋病項目整合成一個項目。項目總經費5.1億美元,周期六年。其中一期項目工作計劃已經獲得批準,總經費為1.94億美元。項目目標是擴大我國艾滋病預防、治療和關懷服務,促進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對艾滋病綜合防治服務的全面可及。
1月21-22日,全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年會在廣西南寧召開。會議總結回顧2009年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進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部署2010年重點工作。
1月28日,在性艾中心的積極努力和組織下,國際艾滋病研究領域權威學術雜志《AIDS》,為中國艾滋病防治及其研究進展推出???這也是該雜志首次為一個國家出版???。主題為“中國迎接艾滋病新挑戰”,內容涉及中國艾滋病基礎研究、中國艾滋病疫情和流行病學調查、中國針對艾滋病的預防干預與治療關懷措施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性艾中心主任吳尊友擔任這期中國??妥骶?。
2月20日,性艾中心完成搬遷工作,正式開始在昌平新址辦公。
3月22-31日,性艾中心組織專家對全國艾滋病哨點布局進行了重新規劃和調整,確定全國共設置1888個艾滋病哨點,覆蓋吸毒者、男男性行為者、暗娼、性病門診男性就診者、男性長途汽車司乘人員、孕產婦、青年學生和流動人群8類監測人群。同時,設立了5類丙肝重點監測人群87個監測點。
4月4日,性艾中心修訂的《2010年全國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實質量考評方案》得以下發各?。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一步發揮考核指標在提高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質量中的引導作用。
5月4日,示范區與中央轉移支付辦公室秘書處正式成立并開展工作。
5月11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華預防醫學會、性艾中心承辦的第五次中國科協論壇——中國艾滋病疫苗高層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就國際傳染病及艾滋病疫苗研究進展,未來艾滋病疫苗研發策略以及中外艾滋病疫苗合作研究模式及重點領域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探討。
6月24日,性艾中心第一屆職工運動會在先農壇體育館召開。
7月19日,由中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與聯合國艾滋病中國主題組、蓋茨基金會中國代表處等機構聯合主辦,性艾中心承辦的第18屆世界艾滋病大會中國分會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會議主題為“認識中國,艾滋病應對與挑戰”。衛生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感染者代表,以及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家庭健康國際等國際組織代表和專家,分別從不同視角,介紹了中國艾滋病防控形勢、艾滋病國際合作項目在中國的實踐,以及中國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今后的工作方向。
8月23-25日,中國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吳尊友主任組織衛生部艾滋病專家咨詢委員會及性艾中心專家一行11人對中央重點支持伊犁州艾滋病防治項目進行了專題調研、督導和技術指導,通過2天的座談、討論和現場考察,專家組達成共識,明確了州直當前急需做好的10項工作任務。
10月8-9日,中國艾滋病防治進展與攻堅技術策略研討會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開。來自美國、英國和香港地區的20余位國際艾滋病防治專家參加了會議,為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出謀劃策。
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李克強考察了性艾中心。在科研成果展圖前,他認真觀看、詳細詢問;在實驗操作臺前,他俯身察看實驗流程、了解實驗結果。李克強說,戰勝艾滋病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抗病毒疫苗和藥物是艾滋病防治的瓶頸。要加強政策支持,加快科研攻關,力爭在疫苗臨床試驗、疾病早期診斷、治療藥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別是要針對耐藥病人的情況,推進二線抗病毒藥物的研制和生產,給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11月30日-12月1日,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看望廣大彝族干部群眾。溫總理說,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我們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防治、科學防治,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同扶貧、禁毒工作結合起來,采取綜合措施,標本兼治,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性艾中心吳尊友主任、首席專家邵一鳴研究員陪同了此次考察。
12月2日,由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衛生部和全國工商聯共同主辦,性艾中心、中國-默沙東艾滋病基金會(美國)北京代表處、中華紅絲帶基金承辦,主題為“企業承諾 遏制艾滋”的抗擊艾滋病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論壇發表了《企業抗擊艾滋病北京宣言》。
12月14日,中國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總結會在貴陽召開。經過近7年努力,中國社區維持治療經歷了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廣、從簡單治療到綜合服務、從主抓門診數量到門診數量與工作質量并重的顯著變化,在艾滋病防治和禁吸戒毒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9年
2月11~12日,2009年全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年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08年我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成績和進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會上,中國疾控中心還對云南省疾控中心等10家單位進行了表彰。
3月27日,性艾中心組織的艾滋病二線抗病毒治療工作啟動會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此次會議標志著二線抗病毒治療工作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4月,經中國疾控中心批準,性艾中心監察審計室正式成立。
4月,經中國疾控中心組織的全國疾控行業網站評測,性艾中心網站綜合得分在中國疾控中心直屬單位網站中位列第一。
7月3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性艾中心和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承辦的“以愛之名——2009年中國艾滋病反歧視主題創意大賽”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搜狐網絡大廈舉行并在搜狐網進行了同步網絡直播。
7月,歷時3個月的涼山州艾滋病疫情調查工作結束。
8月9-14日,第九屆亞太國際艾滋病大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Nusa Dua 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在大會期間,我國舉辦2個衛星會議,即中國應對艾滋病概況和中國的多部門合作:推進針對吸毒人員的減低危害策略實施,受到與會代表關注。
8月19-20日,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GAP)項目2009年度會議在貴陽召開。
10月,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正式將丙肝防治、性病的健康教育與行為干預工作職能調整由性艾中心承擔。
10月,協助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在江蘇泰州召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合作的機制。
11月,全球基金正式批準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持續滾動項目。
11月4-5日,全國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廣西大廈召開。
11月9-13日,“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網絡發展20年暨第二屆全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能力驗證經驗交流會”在北京江西大廈召開。
11月,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第六輪中國全球基金項目總結會在上海召開。
11月,性艾中心協助衛生部在上海舉辦“第五屆艾滋病國際合作項目經驗交流會”。
11月25日,衛生部尹力副部長在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辦公室主任王健陪同下蒞臨性艾中心進行工作調研。
11月,《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9年版)》下發。
11月24日,歷時6個月的艾滋病疫情估計工作結束,衛生部發布了估計結果。
12月,性艾中心組織的基層艾滋病工作者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12月,丙肝防控策略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12月31日,由北京出版集團、性艾中心聯合舉辦的《艾滋病學》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2008年
1月,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數據信息管理系統啟動運行。
1月,2008年全國省級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科長年會1月23 ~25日在京召開。來自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衛生廳(局)疾控處、醫政處的負責同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副主任、艾滋病防治科科長,皮膚病防治研究所所長等共計216人參加了會議。
1月,邵一鳴研究員被評為全國衛生外事先進個人。
2月,邵一鳴研究員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3月,性艾中心召開第一屆第二次職工代表大會。
4月,經中國疾控中心組織的全國疾控行業網站評測,性艾中心網站綜合得分在中國疾控14個直屬單位網站中位列第一。
5月,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實驗室認可證書。
5月,韓孟杰書記帶隊首批7人赴四川省北川、江油、安縣、平武、青川開展抗震救災工作。之后,性艾中心先后分9批34人次被派往災區,包括性艾中心領導成員汪寧、劉中夫、劉康邁等也赴災區參與救災防病工作。
6月,召開“四川地震災后艾滋病防治工作研討會” 為衛生部決策災后艾滋病防治工作開展提出科學依據。
6月,國家參比實驗室開始正式啟用LDMS樣品管理系統。
7月,17日,性艾中心吳尊友主任專程看望赴四川抗震救災隊員。
9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彼得.皮奧特先生到性艾中心訪問,就中國艾滋病防治經驗展開交流。
9月,經統計,全國抗病毒治療工作已覆蓋31個省1495個縣(區),累計治療艾滋病病人53330例,治療滋病患兒1144人。
11月,在性艾中心推動和協調下,全國23個省開設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門診558個,累計治療吸毒者171726人。
11月,性艾中心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啟動。
11月,王曉春同志榮獲衛生部、總后衛生部頒發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12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人權委員會主任Mark Heywood訪問性艾中心。
12月,由性艾中心等研制的具有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DNA—復制型痘苗艾滋病疫苗I期臨床試驗進展順利,36名受試者均已完成兩種疫苗的接種,無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
12月,由性艾中心吳尊友研究員等完成的“我國既往有償供血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學與控制策略研究”項目獲2008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12月,性艾中心吳尊友研究員榮獲2008年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
12月,性艾中心成立十周年暨第一屆中國防治艾滋病科學論壇于12月22~23日在北京西苑飯店召開。
12月,性艾中心艾滋病防治工作新思路辯論會在龍爪樹賓館召開。
2007年
1月,性艾中心綜合防治與評估室成立。
2月,性艾中心在海南、貴州省開展了“社區藥物維持治療智能IC卡管理系統”試點工作。
3月,受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委托,性艾中心等單位組織對《艾滋病防治條例》的立法后評估。
3月,性艾中心協調開展了第二次全國艾滋病耐藥調查。
3月 在衛生部疾控局支持下,性艾中心開始在全國建立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實質量考評體系。
4月,根據全球基金的要求,為加強中國全球基金項目的監督與評估工作,中國全球基金項目中央執行機構正式設立“監督與評估部”,依托性艾中心綜合防治與評估室開展工作。
6月,邵一鳴等人的“馬傳染性貧血病毒代表毒株的全基因克隆及其應用”獲國家發明專利。
7月,在性艾中心推動下,啟動國家艾滋病二線抗病毒治療試點工作。
7月,性艾中心組織制定《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數據信息管理方案(2007版)》,開發了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數據信息管理系統。
9月,全球基金第六輪中國艾滋病項目獲得批準,項目周期為5年(2008年1月-2012年12月),項目總經費為1 400萬美元。
10月,性艾中心召開黨委成立大會,選舉了黨委、紀委領導班子。韓孟杰同志當選為黨委書記,劉康邁同志當選為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10月,邵一鳴等人的“全國主要HIV毒株的基因變異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數據庫的建立”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0月,蔣巖等人的“HIV感染診斷的替代檢測策略”獲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0月,由性艾中心組織國內外專家組成的“2007年全國艾滋病疫情估計國家工作組”,在省級估計基礎上對全國艾滋病疫情進行了估計。
11月,邵一鳴同志被評為全國預防醫學優秀科技工作者。
11月,經性艾中心組織,在國際影響較大的英文雜志《AIDS》上,首次出版中國???期。
11月,中蓋艾滋病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周期為5年(2007年-2012年),項目總經費為5 000萬美元。
12月,性艾中心與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聯合研制的DNA-天壇痘苗復合型艾滋病疫苗,開始第一組志愿者的疫苗接種。
12月,在性艾中心的協調和推動下,全國HIV/AIDS個案流行病學調查率,從2006年的44.8%提高到2007年的77.7%。
在性艾中心的推動下,全國累計批準美沙酮維持治療機構512家,已開診503家。其中,2007年新開診183家,分布在全國23個省份。累計治療吸毒者97 554人,比2006年增加161%。
在性艾中心的推動下,全國31個省1 238個縣已開展抗病毒治療工作,比2006年底新增288個縣。累計治療41 777人。
12月,在性艾中心的推動下,全國已建成確證中心實驗室35個,確證實驗室151個(2007年新建86個),篩查實驗室達到6 968個,覆蓋90%以上縣級疾控中心;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均具備CD4檢測能力,有190個實驗室已配置CD4+T淋巴細胞測定的流式細胞儀;除西藏外,其他30個?。ㄗ灾螀^、直轄市)均配備了病毒載量檢測儀。
性艾中心病毒與免疫學研究室耐藥檢測項目參加VQA/NIH質控考核,全國HIV耐藥株檢測網絡4個核心實驗室均以優秀評分通過;病毒與免疫學研究室使用目前國際上三種耐藥檢測方法參加質控,成績均為優秀。
10~12月,性艾中心根據衛生部整合督導工作的要求,將督導活動整合為多部門聯合督導、綜合技術督導和專項技術督導3類。2007年共組織121人次,對江蘇、廣西、福建、貴州、青海、內蒙、湖北、新疆、甘肅、四川、海南、云南等12個?。ㄗ灾螀^)進行了綜合技術督導。
在2006年開發設計的基礎上,性艾中心進一步完善了全國艾滋病實驗室網絡信息數據庫。
性艾中心啟動了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
在性艾中心推動下,針對暗娼行為干預工作擴大到全國所有的縣(區)。
12月,性艾中心選定新疆、四川、廣西、湖南為試點,進行了艾滋病耐藥病毒毒株的監測。
性艾中心完成示范區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并開始對示范區項目5年來的艾滋病防治效果進行科學評估。
國家參比實驗室建立了嬰兒HIV早期感染診斷技術及策略,并在云南、新疆、廣西、湖北等?。ㄗ灾螀^)開始應用。
2006年
1月,性艾中心整合國家級哨點、省級哨點、項目哨點數據,完成388個國家級檢測哨點、370個省級檢測哨點、87個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項目檢測哨點數據的數據整合。整合后,新增9類檢測人群。
3月,性艾中心組織專家督導各地,完成羈押監管場所的艾滋病病毒篩查工作。
7月,性艾中心協助有關部門出臺了《濫用阿片類物質類成癮者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方案》。
8月,性艾中心牽頭制定了《中國艾滋病防治督導與評估方案》,確立了督導評估的指標體系。
10月,性艾中心牽頭對正在運行的HIV/AIDS疫情、抗病毒治療、兒童抗病毒治療、美沙酮維持治療、高危人群干預、自愿咨詢檢測等相互獨立的數據系統進行有效整合。整合后,數據信息系統全部納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歸口統一管理,定期產出全國31個省、2 864個縣(區)關鍵工作指標的工作月報(季報、年報)。從12月起,各期疫情簡報(月報、季報、年報)。
12月,經性艾中心統計,2006年共有320個(其中新增262個)美沙酮門診開診,覆蓋全國22個?。ㄗ灾螀^、直轄市),累計治療吸毒者37 345人。
12月,邵一鳴等人的研究項目“全國主要HIV毒株的基因變異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數據庫建立”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經性艾中心統計,全國累計治療艾滋病病人30 640例。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開展了家庭關懷試點、吸毒人群抗病毒治療依從性試點和抗病毒治療試點工作。
國家參比實驗室多年來持續加入多個國際權威機構組織的檢測能力驗證活動,建立和發展了以國家參比實驗室為核心的較為完善的國家級質量保證體系,以及以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為核心的省級艾滋病檢測質量保證體系,并逐步實現了職能工作質量考評與實驗室能力驗證的電子化回報與管理。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啟動了艾滋病咨詢檢測綜合服務模式試點工作。
12月,性艾中心相關科室正式啟動了全國兒童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工作,并開展了兒童耐藥檢測和監測。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確定了基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信息系統數據庫的治療管理指標,并實現指標的網絡化自動生成。
經過性艾中心及相關單位努力,在全國10個省建立了16個HIV耐藥監控哨點。
12月,性艾中心相關科室啟動了TB/HIV雙重感染項目,共篩查HIV/AIDS人員750余人,篩查出結核病159例,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42例。
性艾中心作為示范區的技術支持機構,采用專家工作組分片包干與分領域指導相結合的工作管理方式,增設專家組,重新劃分領域,啟動示范區效果評價工作,并完成了督導數據的整理和描述性分析。
國家參比實驗室建立了HIV新近感染檢測的血清學方法,并在云南、新近、廣西、廣東、重慶、四川等地開展試點工作。
2005年
4月,邵一鳴同志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5月,中國-默沙東艾滋病合作項目簽署備忘錄,該項目于2007年8月正式啟動。項目周期為5年(2007-2011年),總金額為3 000萬美元。
6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艾滋病網絡直報信息系統正式啟動,性艾中心開始通過網絡直報管理艾滋病疫情。
9月,吳尊友任性艾中心主任。
9月,在性艾中心的協調和推動下,全國建立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門診2 081個,其中1 157個門診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共有5 892名咨詢員。
9月,第五輪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獲得批準,項目周期為5年(2006年7月-2011年6月),項目總經費約2 890萬美元。
10月,性艾中心協助衛生部制定既往采供血人群篩查和司法系統羈押監管人員篩查方案及督導方案,參加衛生部、司法部組織的兩類人群篩查督導工作,協助衛生部制定公安監管場所艾滋病篩查方案,并收集、整理、分析31個省工作進展數據。
12月,韓孟杰任性艾中心黨總支書記。
12月,性艾中心在衛生部的領導下,組織有關專家在省級估計的基礎上,完成2005年全國艾滋病疫情評估。
性艾中心摸索建立了HIV新近感染血清學檢測方法,啟動了病毒載量檢測能力驗證工作。
在性艾中心的推動下,在全國建立了9個醫療培訓基地,抗病毒治療覆蓋28個?。▍^、市)的605個縣(區),累計治療20 453人。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在河南、湖北等省啟動了兒童抗病毒治療試點項目,為104名患病兒童提供兒童劑型的抗病毒治療藥物。
國家參比實驗室建立了HIV感染窗口期檢測的集合TCR方法,并在VCT門診男男性行為人群、IDU人群中開始使用。
2004年
3月,韓孟杰、汪寧任性艾中心副主任。
4月,吳尊友同志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5月,性艾中心在監測系統內建立了國家級艾滋病相關行為監測點。
7月,邵一鳴同志為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7月,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項目獲得批準。該項目由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下設項目辦公室,負責項目日常管理。項目一期為3年(2005年~2007年), 項目總經費為720萬英磅,并于2005年1月正式啟動;項目二期從2008年開始,到2011年結束,項目總經費為500萬英鎊和250萬澳元。
7月,根據衛生部領導的指示,性艾中心成立了衛生部兩個艾滋病疫情嚴重的聯系點(河南省駐馬店市和云南省德宏州)工作組,由兩名性艾中心副主任分別任組長,同時安排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治療、高危行為干預方面的業務骨干作為工作組成員,長期固定2~3人駐守在兩個聯系點工作。
9月,第四輪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獲得批準,項目周期5年(2005年7月~2011年3月)。2006年9月,英國政府通過英國國際發展部向中國政府贈款3 000萬英鎊,其中有2 000萬英鎊用于全球基金第四輪中國艾滋病項目二期,在現有7?。ㄗ灾螀^)76個項目縣的基礎上新增50個縣。項目一期全球基金支持2 393萬美元,中方配套699萬美元;項目二期全球基金和中英經費約7 900萬美元,中方配套約4 870萬美元。
10月,性艾中心召開第一屆職工代表大會。
10月,邵一鳴等人的“馬傳染性貧血病毒驢白細胞弱毒疫苗株的全長基因系列”獲國家發明專利。
經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管理辦公室的籌備與策劃,全國第二批76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啟動。至此,全國共建立127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
性艾中心與婦聯、共青團和人口計生等部門合作,在示范區開展“面對面”宣教活動。
為配合自愿咨詢檢測工作的開展,正式啟動了CD4細胞檢測實驗室能力驗證工作。
國家參比實驗室建立和完善了HIV感染檢測的替代策略,為云南、廣西、新疆等高流行區節約了大量的經費。
12月,經有關部門與性艾中心的努力,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在全國廣泛開展。
2003年
1月,邵一鳴同志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月,劉康邁任性艾中心黨總支副書記,劉中夫、孫江平任性艾中心副主任。
2月,性艾中心協助有關部門出臺了《海洛因成癮者社區藥物維持治療試點工作暫行方案》,成立美沙酮國家工作組,探索對海洛因成癮者進行社區藥物維持治療的策略、管理辦法和技術措施,嘗試采用美沙酮藥物治療,并確定了第一批8個美沙酮試點單位。
3月,衛生部啟動51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總體目標是利用3-5年時間,通過開展示范區工作,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艾滋病綜合防治機制,阻止艾滋病進一步傳播。為加強對全國示范區工作的管理,衛生部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立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管理辦公室。
10月,在性艾中心協調和推動下,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相關人群的艾滋病流行病調查,建立了全國艾滋病流行病調查數據庫。
10月,在衛生部支持下,性艾中心組織國內外專家,采用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暑推薦的艾滋病疫情估計方法,對全國現有艾滋病感染人數進行估計和測算,完成了《中國艾滋病流行形勢分析報告》。
10月,第三輪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獲得批準,項目周期5年(2004年9月-2009年8月),總經費為9 788萬美元。
11月,性艾中心開展全國HIV耐藥性本底抽樣調查,掌握了大規模用藥前全國范圍內HIV感染者病毒耐藥性本底情況。
在性艾中心協調下,初步在全國建立了一個較為齊全的五級實驗室檢測網絡。
性艾中心在實驗室內建立了應用國產試劑和進口試劑相結合進行病毒載量測定的方法。
在性艾中心協調下,我國啟動了安全套推廣干預試點。
在性艾中心協調推動下,我國正式啟動全國免費抗病毒治療工作,到11月,全國共有9個省累計6 000多人接受國家免費提供的4個藥物廠家生產的6種抗病毒藥物。
在性艾中心建立了國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數據庫。
2002年
1月,隨著在“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基礎上組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更名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簡稱“性艾中心”。性艾中心屬國家級性病艾滋病防治專業機構,行政隸屬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聘任曾毅院士為性艾中心首席科學家。
3月,余冬保博士獲世界衛生組織“雅克什獎”榮譽獎。
6月,中國綜合性艾滋病研究項目(簡稱中國CIPRA項目)申請成功。該項目周期為5年(2002年6月-2007年6月),并在5年后延長了一年,總經費約1 480萬美元。
8月,邵一鳴同志被衛生部授予“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8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聘任邵一鳴同志為性艾中心首席專家。
8月,性艾中心相關科室啟動了“針具社會市場營銷”的干預活動。
性艾中心相關科室開始在全國實驗室檢測網絡內開展擴大國家艾滋病血清庫工作,并建立了簡便易行的艾滋病藥物耐用性監測方法。
12月,性艾中心在河南省上蔡縣開始第一個國家免費抗病毒治療試點工作,為200名艾滋病患者提供治療。
2001年
5月,沈潔同志任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兼黨總支書記。
10月,在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工作的美籍華人曹韻貞教授獲得了中國政府頒發的外國專家的最高獎——“友誼”獎。
11月,劉中夫、孫江平同志任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副主任。
12月,劉康邁同志任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黨總支副書記。
12月,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相關科室建立了HIV-1感染者免疫功能的測定方法和穩定的HIV-1基因診斷方法。
2000年
6月,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啟動。該項目覆蓋云南、四川兩省37個市(州)83個縣(區),項目周期6年(2000年6月-2006年12月)。英國政府為該項目提供贈款2 000萬英鎊及技術援助。
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將臨床工作的重點放在HIV-1臨床治療方面,通過各種形式的醫療護理及檢驗技術培訓,國內運用HAART療法治療HIV/AIDS的局面初步打開。
12月1日,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網站開通運行。
1999年
8月,邵一鳴等人的“全國范圍內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獲衛生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相關科室檢出HIV-1的8種亞型,并首次在我國發現HIV-1兩種亞型的重組型。
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相關科室開展艾滋病病人的治療研究探索。
1998年
2月,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同意成立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暫核批事業編制80名。
3月,衛生部下發《關于成立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通知》, 同意成立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7月1日,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正式成立,作為衛生部領導下的預防、控制艾滋病專業機構,承擔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業務指導和對策研究等任務,行政上隸屬于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由王克安院長兼任主任,鄭錫文任常務副主任,邵一鳴任副主任。
衛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相關科室共發現至少6個亞型的HIV-1毒株。
1997年
1月,整理、分析全國艾滋病病毒感者和艾滋病病例的相關資料,并開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病例報告,建立了相應的疫情庫。
衛生部疾控司與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合辦《艾滋病預防控制信息》創刊,受到時任國務委員彭佩云的稱贊。
12月,邵一鳴等人的“云南瑞麗流行區艾滋病毒的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跟蹤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1996年
10月,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下發《關于籌建國家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通知》,決定籌建國家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成立國家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籌備組,由祁國明同志兼任籌備組主任,鄭錫文、邵一鳴同志任籌備組副主任。
1995年
1月,在衛生部支持下建立了國家級艾滋病哨點監測系統。
6月,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報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組建預防控制艾滋病工作機構問題的復函》中,建議成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協調會議制度”和“衛生部在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現有機構的基礎上,調整組建全國預防控制艾滋病專業機構?!?/font>
8月,國務院批復衛生部,同意建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協調會議制度,以加強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領導和協調工作;有關加強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專業結構和隊伍建設問題,按中編辦提出的意見辦理。
艾防中心成立以來發表的論文和出版的專著
2019年
發表論文署名文章中文42篇,英文論文36篇,SCI論文32篇。出版專著5部。
《HIV新發感染監測實驗室關鍵技術建立與推廣應用》獲得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獎二等獎。
2018年
發表論文署名文章中文54篇,英文論文37篇,SCI論文37篇。出版專著6部。
《中國艾滋病流行多維特征分析與循證防治策略構建》獲得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2017年
發表論文署名文章中文58篇,英文論文59篇,SCI論文59篇。出版專著1部。
2016年
發表論文署名文章中文63篇,英文論文47篇,SCI論文45篇。出版專著4部。
《我國艾滋病重點地區綜合防治適宜技術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獲得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我國艾滋病重點地區綜合防治適宜技術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2015年
發表論文署名文章中文60篇,英文論文46篇,SCI論文46篇。出版專著4部。
《重大公共衛生疾病藥品供給模式的研究及應用》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我國艾滋病新流行形勢下的綜合防控策略及應用研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30年中國艾滋病流行特征與防控對策研究》獲得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獎二等獎。
2014年
發表論文署名文章中文80篇,英文論文78篇,SCI論文77篇。
《我國HIV耐藥監測技術平臺的建立及推廣應用》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13年
發表論文署名文章中文71篇,英文論文65篇,SCI論文61篇。
《我國HIV耐藥監測技術平臺的建立及推廣應用》獲得2013年度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獎二等獎,《中國艾滋病重大疫情與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獲得中華醫學會科技獎二等獎。
2012年
發表論文署名文章中文79篇,英文論文51篇,SCI論文50篇。
《中國艾滋病綜合防治實踐與對策研究-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獲2012年度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獎。
2011年
發表論文署名文章中文100篇,英文論文44篇,SCI論文42篇。
《艾滋病早期感染檢測技術及檢測策略應用研究》獲2010年度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我國艾滋病早期感染檢測策略及應用研究》獲2011年度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獎三等獎。
2010年
中心共發表第一作者單位論文135篇,其中英文72篇,SCI文章69篇(N Engl J Med 1篇,PLoS Medicine 1篇;Clin infect Dis AIDS 1篇);參編或主編專著3篇;獲得專利一項。
2009年
中心共發表第一作者單位論文134篇,其中英文36篇,SCI文章34篇;參編或主編專著10篇;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一項,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獎二等獎一項。
2008年
中心共發表第一作者單位論文154篇,其中英文59篇,SCI文章48篇(Lancet上發表文章一篇,Nature上的一篇);參編或主編專著9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第二完成單位);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一項,獲得專利一項。
2007年
“全國主要HIV毒株的基因變異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數據庫建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HIV感染診斷的替代檢測策略”獲中華預防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中文科技論文88篇,英文科技論文48篇,其中在《Lancet》上發表論文一篇。首次在國際影響較大的英文雜志《AIDS》上出版中國???期。
2006年
出版著作13部,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中文論文90篇,英文論文37篇,發表在《SCIENCE》雜志2篇,《AIDS》雜志2篇。
“我國HIV毒株的基因變異和流行特征研究”項目通過中華醫學獎評審,并榮獲一等獎。
2005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中文科技論文60篇,英文科技論文15篇,編寫出版著作3部。
2004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論文39篇。
2003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論文52篇。
獲獎及專利申請情況:
“SARS病毒核酸擴增(HIV)熒光檢測試劑盒”獲新藥證書
“跨膜型和分泌型HIV Gag抗原編碼基因及包含其的艾滋病疫苗”獲得專利
2002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論文30篇,其中在國內公開雜志上發表科技論文26篇,國外公開雜志上發表科技論文4篇,出版專著5部。
2001年
在《中華流行病學雜志》、《中華預防醫學雜志》、《第一屆中國艾滋病性病防治大會論文集》、《第五屆全國病毒學學術會議論文集》、《國外醫學病毒學分冊》、《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等十余種公開雜志期刊上發表文章論文共計47篇。
2000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在國外公開雜志上發表論文14篇,國內雜志上發表論文39篇, 十三屆國際艾滋病大會口頭交流論文2篇,書面交流論文摘要5篇。
翻譯出版《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的發病機制》和《2000—2001年HIV感染的醫學處理》。
由臨床病毒學室主要完成的《抗艾滋病藥物治療、護理、培訓指南》出版。
1999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在國際公開雜志上發表論文26篇,國內公開雜志發表論文近20篇。
“全國范圍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著作:《艾滋病流行與控制》 吳尊友主編
1998年
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全年共發表論文共31篇,其中有5篇發表在國際雜志上,26篇在國內公開雜志上。
“云南省瑞麗市等地HIV感染流行因素和艾滋病傳播特點的研究”獲得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