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無恙,艾防中心援津核酸檢測隊員圓滿完成任務返京
發布時間: 2022-01-28 來源: 艾防中心
來自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的5名檢測隊隊員(邱茂鋒、潘品良、姚均、呂毅、劉佩)團結一心,不負重托,安全、健康、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他們不畏艱險、勇于擔當,體現出了疾控人科學務實、無私奉獻的精神。
守初心、擔使命
作為共產黨員、艾防中心第一黨支部書記,邱茂鋒老師時刻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這位參加過1998年抗洪救災、2008年抗震救災、2015年援非抗疫的老疾控,以滿腔熱情投入到本次抗疫工作中,先后在天津市西青區城市檢測基地和西青區疾控中心參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分配任務時,他總是沖在第一線,主動到最危險、最艱苦的二區(核酸提取區)參與樣本整理和核酸提取工作。為了熟悉應急條件下的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他虛心向經驗豐富的傳染病所和病毒病所隊友學習,以安全、質量和效率為核心,認真梳理檢測流程和工作要點,確保自己在關鍵時刻能頂得上、靠得住。
作為艾防中心隊員的領隊,邱茂鋒老師高度重視隊友的身體和思想狀況,確保大家能安全、健康、順利地開展工作。此外,他還協助檢測隊隊長韓俊做好人員調配和工作協調,協助撰寫檢測隊工作日志,參與審核工作報告,全力為檢測隊提供各種支持。
邱茂鋒研究員在西青區疾控中心
賡仁心、再出征
潘品良老師作為防疫戰線上的老兵,早在2020年就作為第一批援鄂專家參加了武漢抗疫。當天津疫情爆發的消息傳來后,他第一時間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主動報名參加核酸檢測隊。潘老師雖已是白發鬢鬢,但精神干勁絲毫不輸年輕人,對年輕后輩更是關心愛護。每次進實驗室,他都要仔細幫助同事穿戴防護服,檢查口罩手套防護服等氣密性,保障生物安全,同時做了大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質量控制工作,是我們這支隊伍的定海神針。
潘品良主任技師在西青區城市檢測基地
揚丹心、照汗青
姚均老師是這次馳援天津中國疾控中心核酸檢測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在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多次的應急事件處理中都有他的身影??紤]到他的年齡,領導與同志們都特別照顧他,不安排他去最累的核酸提取區,而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過多照顧我,我還能行”。 除實驗室工作外,他還犧牲有限的休息時間,每天根據工作日志整理全隊工作照片,協助收集材料做好宣傳工作。
姚均研究員在西青區疾控中心
秉真心、奮楫行
與新冠病毒的較量,是一場看不見硝煙,也聽不到槍彈聲的生與死的較量,危險無處不在。作為共產黨員,呂毅每次都是主動到最艱苦、最累、最危險的實驗室核心區參與清點樣品和核酸提取,與當地實驗室工作人員并肩作戰,縱使臉上被勒出道道深痕,汗水浸透了衣服,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在祖國需要你的時候一定要站出來,不能退縮”。
同時,作為艾防中心第一BSL-3實驗室生物安全員,運用自己在實驗室生物安全上的知識和經驗,幫助當地實驗室梳理并解決檢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包括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防控、檢測質量以及工作效率提升等方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作為核酸檢測隊宣傳組的成員,積極撰寫新聞宣傳稿,用樂觀的精神鼓舞一起戰斗的戰友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身先士卒、勇挑重擔的先鋒模范作用。
呂毅副研究員在西青區疾控中心
譜芳心、戰青春
劉佩是這支隊伍中年齡最小的一員女將,作為90后的她2021年8月才來艾防中心工作。正所謂有志不在年高,巾幗不讓須眉,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她主動沖在第一線,雖為新兵,但毫不退縮,一直在核心區奮戰。同時積極向經驗豐富的老專家和隊友學習,從剛開始的緊張,到后來的從容應對,工作質量及效率不斷提高。作為年輕的血液,“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卻無時無刻不在拼搏”是她的信念。青春不問西東,歲月自成芳華,她是我們眼中最美麗的鏗鏘玫瑰。
劉佩實習研究員在西青區疾控中心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疾控人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的群體。最后,用從事疾控工作32年的姚均老師寫的一首小詩表達我們的新年愿望。
愿望
時刻記在心上,
是每個疾控戰土的愿望,
愿疫情盡快被控制,
愿人們早日生活如常。
時刻記在心上,
是每個疾控戰士的愿望,
愿偉大的祖國日益昌盛,
愿所有人都快樂、健康。
(艾防中心 呂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