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統如何與之斗爭?
來源: 艾防中心
免疫系統是人體的安全衛士,是對抗外部感染的最后防線,當人體接觸“抗原性異物”或“異己成分”后會調動機體的免疫應答來清除這些外源性物質,以維持機體的健康與平衡。免疫反應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是由B淋巴細胞介導,發揮免疫效應的主要物質是抗體;細胞免疫是由T淋巴細胞介導,發揮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殺傷T細胞和淋巴因子。
艾滋病病毒(HIV)入侵人體后主要損害人體免疫系統,直接攻擊人體的CD4+T淋巴細胞,短期內CD4+T淋巴細胞的數量迅速降低。在感染早期,細胞免疫占主導地位,體液免疫的作用居次要地位;在慢性感染期,體液免疫應答的作用更為重要,B淋巴細胞表面受體與抗原分子結合后,通過活化分裂產生細胞群,其中的漿細胞產生抗體??贵w主要作用依賴于識別特異性抗原,可通過識別尚未與細胞結合的HIV病毒顆粒形成可被吞噬清除的大分子結合物,發揮中和作用、阻止病原體入侵靶細胞,進而起到清除病原體的作用;此外,抗體可激活補體系統產生膜攻擊復合物或者誘導產生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使被HIV感染的細胞殺傷破壞。
HIV病毒外形是對稱的二十面體結構,包膜糖蛋白(Env)是HIV唯一表面蛋白,是中和抗體發揮作用的主要特異性結合位點,包膜糖蛋白由gp120和gp41構成。HIV是RNA病毒,其基因具有高度多變性,可進化出多種變異體,這也是HIV能夠逃逸人體免疫攻擊的原因之一。HIV感染者在感染病毒兩月內體內可檢測到HIV中和抗體,在自然的HIV感染中,中和抗體大多是針對感染者自體的病毒分離株,中和效價一般較低,只有極少數的病人能夠產生可中和多種異源 HIV毒株的廣譜中和抗體。
目前已經發現多種針對不同HIV變異株具有中和能力的單克隆抗體,其中有識別CD4結合位點(CD4bs)的VRC01抗體、識別V1V2可變區糖鏈位點PGT141抗體、識別gp120和gp41交界區位點35O22抗體、識別近膜胞外區的10E8抗體、識別V3可變區糖鏈位點PGT128抗體等。這些廣譜中和抗體的保護作用的臨床價值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雖然抗病毒藥物在治療HIV方面起到了顯著的作用,但耐藥性、服藥依從性等問題仍然制約著人類攻克艾滋病這一世界難題,早日將HIV廣譜中和抗體應用于臨床治療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從廣譜中和抗體出發研究疫苗免疫原也是目前疫苗研究領域的最新方向,期待在不遠的明天實現徹底征服艾滋病的愿望。(來源:艾防中心公眾號/艾防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